Cover image

创新永不止步,才能照亮更多人

Author avatar

WSJ中文版

2022-12-20

自最初与舞台结缘,戏剧已经陪伴了孟京辉三十余年的时间。这些年来,他是先锋戏剧的代表,也始终走在行业潮流和商业探索的前沿。

而不变的是,无论外界环境如何更迭,孟京辉仍在不断地创作新的作品,持续从剧场汲取创新的灵感。“直到今天,人生的各种灵光乍现,都化为作品,成为专属于我的灵感表达。”

与此同时,孟京辉也用创新的精神,号召和启发年轻的后辈,帮助更多戏剧从业者加入到创新创作的行列当中——这正是他长期秉持并践行的“Do what matters”。

以小剧场为起点,创新源自不断探索

自开始创作生涯之初,孟京辉的艺术灵感便由小剧场生发。1993 年,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一年的孟京辉,凭自己编剧、导演的话剧《思凡》参加了北京小剧场展演。也是通过这部作品,他获得了中国小剧场戏剧展演暨国际研讨会颁发的优秀导演奖和优秀演出奖。

这为孟京辉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指引了他继续探索的方向和目标——在研讨会上,他遇到了日本制作人丹宇文夫。“他问我想不想去日本学习,有个文化基金可以资助我。于是我去了日本。”

在日学习的孟京辉,从正统戏剧中汲取养分、捕捉灵感。他每天在东京看戏,也去了大阪、名古屋等地。“丹宇文夫的夫人是大阪的教授,两人一起建了特别小的小剧场,只有 80 个座。我的《思凡》和《我爱XXX》都去演出过。”

日本之行改变了孟京辉许多,对他日后的创新创作产生了尤为深远的影响。“培育了我在戏剧上全新的思维,一步步抛弃原来特别学院派的东西,同时也感受到,自己那种极端自我的戏剧需要和更多观众对话。”

“回国后我就开始排戏。大家管我排的这些戏叫‘先锋戏剧’。”1999 年 6 月,话剧《恋爱的犀牛》在北京的北兵马司青艺小剧场首演,并获得极大的成功。这是中国第一部通过票房获得盈利的小剧场话剧,也同时揭开了此后二十余年的中国小剧场话剧发展进程。

对孟京辉而言,剧场,尤其是小剧场这一独特的空间,至今都是他创新灵感的生发场所。在他看来,普通、认真的观众进入剧场后的第一步是欣赏情节,第二步是情绪。而最令他感到激动的则是第三步,“进入审美。如果观众进到剧场,是愿意跟着我一起冒险,没那么多防范,我会感到激动。”

“剧场是有能量的,最美妙的就是有现场空气的心跳,在于期待和被期待之后给人一种愿望。”他想寻找戏剧中那种永远不会腻的东西,能带着观众在剧场里一起飞的东西。“我乐意接住这种能量,野蛮或者温柔地俘获台下每一双眼睛、耳朵和跳动的心。”

探路中突破,创新才能不止步

作为中国先锋戏剧的代表人物之一,孟京辉在创作上从未止步,始终在不断探索新的创作可能。从《思凡》到《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从尝试音乐剧的《空中花园谋杀案》,到浸没式戏剧《死水边的美人鱼》,再到改编自国内外经典的《红与黑》《第七天》,“突破”始终都是孟京辉创新不息的关键所在。

孟京辉认为,当代戏剧就是在虚拟和真实之间跳舞。因此,他始终在尝试新的形式,挑战更多样化的表达出口。“抽象的、超现实的、多元的、偶发的,各种各样的戏剧方式,都是一个保持热情、保持能量的艺术家所必需具备的。”孟京辉说道。

他进一步解释,“戏剧是综合艺术,是文学、雕塑、舞蹈、音乐等艺术的结合。如果创作者只对一个戏剧的一个门类有涉猎,有一点点窄。当更多的当代艺术汇入到戏剧的河流里面,戏剧会更丰富。”

而孟京辉能够不断创新的关键便在于,他永远用新的目光去看待创作,永远给观众新的可能性。他在采访中引用了法国诗人安德烈·布勒東的一句诗:“我找到了爱你的秘诀,永远作为第一次。”在孟京辉看来,什么都当成第一次的话,创作的可能性就大不一样了。

作为一部作品的导演,孟京辉将自己视作一个探路的人,“面对合作者,或者一个文学作品,和伟大的灵魂对话的时候,导演都要带着大家一起往前走。如果勇敢点呢,也许会走从来没走过的路。”他表示,这或许会浪费许多时间,损失很多东西,“但是对做戏剧艺术来说,其实什么也损失不了,最多你损失掉身上的锁链,但能得到整个世界的风景。”

这,正是孟京辉眼中的 Do what matters。“我觉得试错也是很重要的,无论如何,先做了再说。”

照亮更多年轻人,Do what matters

从业三十余年,孟京辉总是表示,“合作大于思考,想象大于理想。”对如今的孟京辉而言,他将更大比重的时间和行动,投入在了照亮更多有才华的年轻人上。

从业至今,孟京辉在自身不断创新突破的同时,也见证了中国青年戏剧的成长脉络,见证了一批又一批青年戏剧创作者们成长起来。2008 年,孟京辉创立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2013 年,他与黄磊、赖声川等人联合发起乌镇戏剧节,至 2022 年已举办 9 届。

谈到这些,孟京辉强调建立平台的重要性。“我们选取一些当代剧坛最具代表性和实验精神的戏剧汇集在一起,搭建这样一个自由的平台,让大家来交流。”

也正是在一批又一批优秀作品的推动下,使得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先锋戏剧的创作行列当中。孟京辉深知做戏剧的不易,对年轻人的创新热情格外重视,“又要有合作者,又要有共同的想法和美学基础,还要有时间和资金。”因此他也表示,自己对年轻的创作者,并没有什么要求或建议。

“一定要有的话,有这么几点:千万不要相信那些老师的,因为他们跟你的状况不一样。别相信孟京辉的话。要有理想和热情,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是他眼中最重要的。

在引领中国戏剧行业的创新与发展的同时,孟京辉也与道朗格(The Durant Guild)——通用汽车为中国高端进口业务打造的生活方式平台同行。

在新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道朗格,自 9 月正式宣布登陆中国市场、11 月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来,以专属社群为核心,直面消费者,围绕人、车和生活方式,打造多元化数字社区,与消费者共创个性化的汽车生活体验。

(点击观看:道朗格召集人孟京辉讲述创新的故事)

更多道朗格召集人

也将陆续揭晓

敬请期待